370-04350-00 岛津TORAST-H Bio Vial 超低吸附-样品瓶 / 样品瓶及溶剂瓶

OEM部件号:使用OEM部件号只是为了方便,并不意味着产品来自OEM。所有OEM商标认可。使用仪器名称、仪器制造商名称和部件编号仅为方便起见,并不意味着产品来自仪器制造商。

具体价格请详询

+86 139 6977 9992

[登录查看实验试剂耗材采购价格]
370-04350-00
有货
请登录购买

产品无法添加到购物车
因为您没有登录.

更多样品瓶及溶剂瓶耗材产品
所有人的价格

登录查看价格

370-04350-00 岛津TORAST-H Bio Vial 超低吸附-样品瓶 / 样品瓶及溶剂瓶- 产品详情介绍

一、产品基础信息

  • 品牌:岛津(Shimadzu)
  • 产品系列:TORAST-H Bio Vial 系列
  • 产品名称:TORAST-H Bio Vial 超低吸附样品瓶
  • 型号:样品瓶及溶剂瓶
  • 货号:370-04350-00
  • 容量规格:300μL,适配微量样品储存与分析需求
  • 包装规格:100 个 / 套(含 100 个样品瓶 + 100 个配套盖,盖与瓶组合供应)
  • 材质:聚丙烯(PP),采用特殊表面处理工艺
  • 灭菌状态:未灭菌,若需无菌场景需额外适配灭菌方式
  • 颜色:未添加色素,为 PP 材质本色(透明或半透明)
  • 核心定位:低浓度、稀少、易吸附样品(多肽、核酸、碱性物质)的专属储存与分析容器


    二、核心规格参数

    1. 样品瓶核心规格(超低吸附为核心亮点)

    • 容量与结构:300μL 微量容量,瓶身直壁设计,无死角残留,适配微量移液器取样(避免样品在瓶内残留导致的损耗);瓶口为标准规格,精准匹配配套盖,旋合后密封紧密
    • 材质与工艺:
      主体为聚丙烯(PP)材质,关键优势在于特殊表面钝化工艺—— 通过表面处理减少瓶壁疏水基团与离子结合位点,从根源降低有机物质(如多肽)、离子类物质(如碱性化合物)的吸附,文档实验验证显示其吸附损耗显著低于普通玻璃和常规 PP 样品瓶
    • 吸附性能(实验数据支撑):
      针对胰蛋白酶酶解 BSA 产物(浓度约 50μg/mL)的吸附测试:
      • 普通玻璃样品瓶:信号响应低,吸附损耗高;
      • 常规聚丙烯样品瓶:吸附损耗较玻璃低,但仍高于本产品;
      • 本产品(TORAST-H Bio Vial):信号响应最高(如色谱图中峰高 / 峰面积更大),吸附损耗最低,有效保留样品浓度,保障检测准确性

    2. 配套盖规格(需注意局限性)

    • 材质:常规 PP 材质,未经过超低吸附处理(文档明确标注 “Cap does not have low adsorption treatment”),仅提供基础密封功能,不具备样品防吸附效果,若需全流程防吸附,需额外关注盖体与样品的接触风险
    • 密封性能:标准旋合设计,与样品瓶瓶口尺寸匹配,旋紧后可防止样品挥发与外界杂质进入,满足短期储存需求
    • 适配性:仅配套本系列 300μL 样品瓶,不可用于其他规格样品瓶

    3. 通用性能与储存要求

    • 耐温范围:常规 PP 材质耐温,适合实验室常温环境(建议≤60℃,避免靠近热源或高温烘烤,防止材质软化变形,影响吸附性能)
    • 储存条件:需避光储存(Avoid sunlight),且置于常温环境(room temperature),避免光照或高温导致瓶体材质性能变化,间接影响吸附效果
    • 化学兼容性:耐多数常见实验室溶剂(如甲醇、乙腈、水相缓冲液、弱酸碱溶液),无材质溶出污染,适合精密分析场景

    三、产品核心特点

    1. 超低吸附,守护低浓度样品
      特殊表面钝化工艺从根本减少瓶壁对有机物质(如多肽、核酸)和离子类物质(如碱性化合物)的吸附,解决普通样品瓶 “低浓度样品吸附后浓度偏差、峰面积低、线性差” 的问题,尤其适合<100μg/mL 的低浓度样品分析。
    2. 减少稀少样品损耗,降低成本
      针对珍贵、稀少样品(如生物样本中的微量肽段、稀有药物中间体),超低吸附特性可最大程度保留样品量,避免因吸附导致的样品损耗(无需为 “弥补吸附” 而增加样品用量),间接降低实验成本。
    3. 微量容量适配,精准取样
      300μL 容量专为微量样品设计,瓶身直壁无死角,搭配微量移液器可精准取样,减少样品在瓶内的残留量(残留率低于常规 PP 瓶),提升实验回收率。
    4. 组合供应,即开即用
      样品瓶与盖成套供应(100 套 / 包装),无需单独采购适配组件,开箱后直接使用,简化采购与实验准备流程,尤其适合高频次微量样品分析场景。

    四、使用方法

    1. 样品准备:确认样品瓶无破损(如瓶身裂痕、瓶口变形),若需无菌环境使用,需对样品瓶进行适配灭菌(如环氧乙烷灭菌,不可高温高压灭菌,避免损坏表面钝化层)。
    2. 样品添加:用微量移液器吸取待储存 / 分析的样品(如多肽溶液、低浓度碱性样品),缓慢注入样品瓶内,建议装样量不超过 250μL(预留少量空间,避免旋盖时样品溢出)。
    3. 密封操作:取配套盖,对准样品瓶瓶口螺纹,顺时针轻轻旋紧(力度适中,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瓶身破裂或盖体变形),确保密封紧密。
    4. 储存与进样:将密封好的样品瓶置于避光、常温环境储存,避免阳光直射;进样时,直接打开盖体,用进样针取样后上机检测(若需多次进样,每次取样后需及时旋紧盖体,防止样品挥发)。

    五、适用场景

    1. 低浓度样品分析:浓度<100μg/mL 的样品(如环境痕量污染物、食品中微量添加剂),避免吸附导致的浓度偏差,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。
    2. 生物大分子样品:多肽、核酸、蛋白质等生物样品(如胰蛋白酶酶解产物、抗体片段),超低吸附可减少生物分子在瓶壁的非特异性结合,保留样品活性与浓度。
    3. 碱性物质分析:碱性药物(如某些抗生素)、碱性溶剂样品,避免普通样品瓶对碱性离子的吸附,防止色谱峰形异常或响应值降低。
    4. 稀少珍贵样品:稀有天然产物提取物、少量合成中间体、临床微量生物样本(如脑脊液、微量血液),减少吸附损耗,最大化利用样品量。
    5. 精密色谱分析:HPLC(高效液相色谱)、UPLC(超高效液相色谱)、LC-MS(液质联用)等精密分析场景,保障低浓度样品的检测灵敏度与重复性。

    六、注意事项

    1. 盖体局限性:配套盖未经过超低吸附处理,若样品与盖体接触面积较大(如样品量过多沾到瓶口),可能存在少量吸附风险,建议控制装样量(≤250μL),减少样品与盖体接触。
    2. 温度控制:最高耐温建议≤60℃,避免高温环境(如烘箱烘干、靠近加热器),防止瓶体材质软化、表面钝化层损坏,导致吸附性能下降。
    3. 避光储存:必须避光储存,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可能导致瓶体材质老化,同时避免光敏性样品(如某些多肽)因光照降解,双重保障样品稳定性。
    4. 灭菌提示:产品未灭菌,若用于无菌实验(如细胞培养、微生物检测相关样品储存),需选择环氧乙烷等低温灭菌方式,不可高温高压灭菌(会破坏表面钝化工艺)。
    5. 不可混用盖体:仅使用配套盖,其他品牌或规格的盖可能存在尺寸不匹配(导致密封失效)或材质与样品不兼容(导致污染)的问题。

    七、常见问题(FAQ)

    Q1:为什么配套盖没有经过超低吸附处理?

    A1:盖体的核心功能是 “密封”,而非 “接触样品”—— 正常使用时,样品主要储存于瓶身内部,与盖体接触极少(只要控制装样量≤250μL),无需额外做超低吸附处理,可降低产品成本;若样品需长时间接触盖体,建议单独评估盖体材质与样品的兼容性。

    Q2:本产品与常规 PP 样品瓶的核心区别是什么?

    A2:核心区别在 “表面处理”—— 常规 PP 样品瓶无特殊处理,瓶壁存在大量疏水基团与离子结合位点,易吸附多肽、碱性物质;本产品通过表面钝化工艺去除这些位点,实现 “超低吸附”,吸附损耗仅为常规 PP 瓶的 50% 以下(根据实验数据推算)。

    Q3:产品未灭菌,能否用于无菌实验?

    A3:可以,但需额外灭菌 —— 建议采用环氧乙烷灭菌(低温、无残留),不可用高温高压灭菌(如 121℃湿热灭菌),否则会破坏瓶体表面的超低吸附钝化层,导致吸附性能失效。

    Q4:300μL 容量能否满足常规微量样品需求?

    A4:完全满足 —— 多数精密分析(如 LC-MS)的进样量仅为 1-50μL,300μL 容量可支持多次进样(如 6-30 次),同时避免 “大容量瓶储存小体积样品” 导致的残留浪费,兼顾 “多次使用” 与 “低残留”。

    Q5:吸附测试中 “信号响应高” 意味着什么?

    A5:信号响应高(如色谱峰面积大)代表样品在瓶内的吸附少 —— 样品浓度保留更接近初始浓度,检测结果更准确;反之,普通样品瓶信号响应低,说明大量样品被吸附,实际检测的浓度低于真实浓度,会导致结果偏差。

    Q6:能否用于强腐蚀性溶剂样品?

    A6:不建议 —— 虽 PP 材质耐常规溶剂,但强腐蚀性溶剂(如浓硝酸、氢氟酸)可能腐蚀瓶体表面钝化层,不仅破坏超低吸附性能,还可能导致材质溶出污染样品,需提前确认溶剂与 PP 材质的兼容性。

    品牌:
    SHIMADZU